近日,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《河南省加快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》(下称《方案》),以加快全省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,提升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,构筑未来竞争新优势,打造产业发展新赛道。
《方案》提出,到2025年,规模以上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,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.6%以上;新增仪器仪表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00家,建成相关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10家;建成各具特色、优势互补的高端仪器产业园区或基地3-5家。
体外诊断仪器、气体传感器、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仪器、智能水电燃气表等相对优势领域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;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、高端专用仪器、专用检测设备等整机产品工程化攻关取得突破,高端仪器用激光器、智能传感器、计量测试技术、MEMS(微机电系统)工艺等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显著进展。
《方案》全文如下:
河南省加快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
为加快全省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,提升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水平,构筑未来竞争新优势,打造产业发展新赛道,制定本实施方案。
一、总体要求
(一)引导思想。
以习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,锚定“两个确保”、实施“十大战略”,将高端仪器制造作为我省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突破点,对标国际先进水平,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强化创新主体培育,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,全面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,为我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国家创新高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。
(二)基本原则。
1. 政府引导、市场主导。强化政府引领和政策支撑,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,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。
2. 高位谋划、整体推进。引进国内外顶尖研究机构和高水平人才团队,高标准打造创新平台,高水平编制产业发展规划,一体化推进高端仪器产业创新发展和布局。
3. 龙头带动、产研一体。发挥龙头企业创新引领作用,引导企业加强与省内外优质创新资源链接,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作,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。
4. 示范引领、场景创新。推动开放场景应用,围绕场景创新加快技术、资本、人才等要素集聚,通过项目示范和工程带动,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。
(三)发展目标。到2025年,在高端仪器领域集聚一批高端创新团队,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,规模以上仪器仪表制造业企业研发活动实现全覆盖,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.6%以上。新增仪器仪表领域高新技术企业200家,建成相关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10家,高端仪器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。体外诊断仪器、气体传感器、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仪器、智能水电燃气表等相对优势领域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;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、高端专用仪器、专用检测设备等整机产品工程化攻关取得突破,高端仪器用激光器、智能传感器、计量测试技术、MEMS(微机电系统)工艺等关键部件和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显著进展;建成各具特色、优势互补的高端仪器产业园区或基地3—5家;高端仪器应用场景更加丰富,实现部分领域国产化替代,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和产业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,具有河南特色的高端仪器产业集群初步形成。
二、重点任务
(一)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打造高效能创新供给体系。加大高端仪器创新项目实施力度,增强产品研发和产业创新能力,提升高端仪器国产化替代水平和扩大应用规模。打好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攻坚战,围绕重大基础研究问题开展原创性、探索性科学仪器设备研制,加快质谱、光谱、色谱、电镜等高端测量分析关键技术突破,强化自主仪器设备对重大基础研究问题的支撑作用。开展关键部件和共性技术攻关,支撑新一代激光器、日盲紫外探测器、高精度电流互感器等关键部件,以及超微缺陷检测光学传感器、热敏薄膜芯片传感器等智能传感器研发与产业化,加快仪器高分辨率小型化技术、计量测试技术、MEMS封装测试技术等共性技术研发,为高端仪器发展提供硬件基础支撑。强化高端仪器整机产品工程化攻关,推动大气污染及温室气体检测仪器、无损力学性能测试仪、电生理检测设备等整机研发与产业化。开展新一代智能仪表研发,支撑关口用高精度电能表、控制系统及特种测控仪表等研究。主动融入国家高端仪器研发体系,引导和支撑省内高水平科研机构、研究型大学、科技领军企业立足自身学科及技术优势,积极承担国家相关科研项目。强化科技奖励导向作用,完善国家奖提名备用项目库,做好梯次培育储备工作,对具有冲击国家奖条件的高端仪器项目给予重点支撑。(责任单位:省科技厅、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厅、教育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