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微网消息,电子测量仪器作为科技产业链发展的基石,任何电气电子设备的研发测试都离不开其支撑,电子测量仪器目前广泛应用于通讯、新能源及半导体等领域研发测试环节。
长期以来,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被海外厂商垄断,不过,近年来国产厂商不断突围,如中电科旗下的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企业(下称:思仪科技)历经几十年的打磨,建立了完备的核心技术体系。
2022年年底,该企业已经向上交所科创板发起冲击,目前其IPO申请已获得上交所科创板发审委受理,翻阅招股书发现,思仪科技近年来盈利能力持续增强,但是其存货周转率以及应收账款周转率却有所下降。
盈利能力远超同行
根据招股书,思仪科技是国内电子测量仪器产品门类最全、频谱覆盖范围最宽的企业,主要产品包括整机、测试系统、整部件等,相关产品性能国内领先、国际先进。据悉,思仪科技的产业广泛应用于向通信、工业电子、教育、国防等行业。
目前,思仪科技已经是国内综合实力最强、收入规模最大的电子测量仪器研发制造企业,是国内电子测量仪器产品门类最全、频谱覆盖范围最宽的企业。企业是目前国内仅有的能够在微波/毫米波、光电、通信和基础测量仪器领域全方位对标国际一流的电子测量仪器企业。
资料显示,2021年中国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为321.0亿元。国内企业中,思仪科技以15.13亿元的收入位列国内企业市场份额第一位。2021年我国微波/毫米波测量仪器市场规模为46.3亿元,思仪科技微波/毫米波相关整机凭借6.70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居国内企业第一。
因此,近年来,思仪科技的业绩持续稳步增长。在2019年—2022年1-6月(下称:报告期),企业实现营收分别为7.92亿元、12.51亿元、15.13亿元、7.59亿元,实现净利润分别为-7590.92万元、1.19亿元、1.91亿元、1.31亿元。
不难看出,思仪科技自2020年成功扭亏之后,净利润便一路高歌猛进,大幅稳步增长。通过上图对比各竞对来看,思仪科技无论是营收规模还是净利润均是遥遥领先。
招股书显示,报告期内,思仪科技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2.13%、34.82%、37.38%和41.06%,保持增长趋势。而2019年主营业务毛利率相对较低则主要是因为2019年企业向四十一所采购的重组交接日前形成的结余存货较多,以至于微波/毫米波测量仪器等产品的销售毛利率相对较低。
然而,对比各竞来看,思仪科技的毛利率还是略逊一筹。报告期内,坤恒顺维的毛利率分别为64.16%、69.49%、63.01%、67.02%,普源精电分别为50.25%、50.92%、50.58%、51.98%,鼎阳科技分别为54.09%、57.07%、56.48%、56.28%。
因此,虽然业绩规模方面思仪科技大幅领先,但是就毛利率而言,即便企业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的势头,但是目前和各竞对仍有不小的差距。
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双双下降
随着思仪科技的长足发展,在企业业务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,思仪科技除了业绩大幅增长外,资产总额也持续增长。不过,因此带来的存货规模和应收账款也大幅增加,且最关键的是,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直线下降。
具体来看,在报告期内,思仪科技的存货规模分别为6.78亿元、10.31亿元、12.72亿元、14.08亿元,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58.65%、44.52%、43.02%、44.39%。虽然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在下降,但是存货规模的绝对值是在持续增加的。
与此同时,思仪科技的存货周转率也在不断下降,报告期内,企业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.44次、0.98次、0.83次、0.33次。很明显看出,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,尤其是在去年上半年,大幅下滑。
对比各竞对来看,同期坤恒顺维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.97次、1.10次、1.12次、0.28次;普源精电分别为2.59次、2.64次、2.41次、0.90次;鼎阳科技分别为1.63次、1.79次、1.71次、0.64次。